行思教育分享: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战胜疫情的力量”!

发布:2020-12-14  
  • 类 别:
  • 形 式:
    小班
  • 区 域:
    温江区 - - 四川成都温江区洲际亚洲湾商业街25栋1单元二楼
  • 联 系:
    19181715835 徐永福
  • 详细信息
本以为,国内疫情已经悄然接近尾声,但是上天总是不太友好,成都郫县又负伤了,举国上下又陷入急忙的作战中,全国人民都在这接近年关的时候扭成一股绳对抗这个“疫情”大魔头。这不正是《国语·周语下》:“众志成城,众口铄金。”今天行思教育分享: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战胜疫情的力量”!

从庚子年开始,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中国经历了严峻考验,接近一年的时间,算是取得了抗疫战争的初步胜利,阶段性抗疫成果的取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机制具有极为深刻的内在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为疫情防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成为世界各国最终战胜疫情的首选和必由之路。《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文化是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当代中国精神的力量源泉,在与世界各国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彰显了责任与担当的大国气韵。

  在抗疫战斗中,中国出现了很多的义士。从被誉为“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医生,到全国无数一线医护的“逆行者”,他们的身上都体现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的中国之“士”的精神。《论语·卫灵公》有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铁肩担道义”是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国抗疫英雄们的义举再次诠释了中国“德福一致”的幸福观念: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追求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疫情期间,一些国家曾经质疑中国,面对偏见,中国和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一种坦荡的“浩然之气”。“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在古代中国,“气”最早指代的是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国语·周语》有言:“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论述道:“宇宙生元气,气有涯垠。”这里的“天地之气”和“元气”指的是阴阳两气在互相激荡中所形成的动态和谐的状态。


这次疫情复发,也是体现了多方面的问题,最火爆的就是20岁的女孩子,因为疫情被网曝了,当时网上骂声一片:“一个20岁又没有工作的女孩,哪来的钱去这些地方消费?怕不是陪酒?”“一晚上跑了那么多个酒吧,简直是凭一己之力,干翻了整个成都。”各种嘲讽,多不胜数。


我真的觉得,事情到了这里,就变味了!

这个女孩肯定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所以才会一如既往地到处跑,虽然造成了很多人的苦恼,但是不知者无罪,何必如此恶言相向,甚至扒人全家?

正如一个网友说的,“疫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有人没明白,公布确诊者的行动轨迹,是为了让你对照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而不是让你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我们真的不能去要求一个受害者必须得是完美的,才善意对待。《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而新冠病毒也正在告诉我们所有人,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类是命运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地方出事,其他城市也很难独善其身!唯有团结,才能共克时艰!所以多点理解,少点冷漠!

希望大家转发扩散!近期如无必要就不要来成都了!

现在最重要是防护,戴口罩,少去聚集地,勤洗手!

快要过年了,全家人整整齐齐,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老客网上看到的,谢谢!
发布者信息
联  系  人:徐永福(商家)
注册日期:2020年11月27日
用户认证: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在内)为平台注册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权利(如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主张者,可提供权属证明后,经本平台审核后做出处理。
关于老客 | 服务条款 | 常见问题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2005-2025 laoke.com 京ICP备06019010号 京ICP证05048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214号  营业执照